2023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
- 時間:
- 2023-03-15 16:22:09
- 作者:
- 曾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2023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筆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在我國教育理論發展過程中,明確提出“生活教育論”,主張“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強調“教學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黃炎培
C.楊賢江
D.陶行知
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長和社會延續與發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會所必需的。這說明教育具有()
A.歷史性
B.階級性
C.永恒性
D.獨立性
3.教育的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的共同點是()
A.將教育視為本能模仿
B.忽視教育的社會屬性
C.否認動物界存在教育
D.強調教育的目的性
4.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歸根結底是由下列哪一因素決定的?()
A.生產力水平
B.政府重視
C.人口數量
D.文化傳統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在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中,荀況這段話強調的是()
A.遺傳的先天制約
B.教育的主導作用
C.個體主觀能動性
D.環境的潛移默化
6.任何時代、任何形態的教育活動,不可缺少的基本構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技術
C.教師、學生、教學內容
D.教師、學生、教學計劃
7.2001年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對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行()
A.六三分段
B.五四分段
C.四二三分段
D.九年一貫
8.強調教學重視學科基本結構和學生能力培養,提倡“發現學習”的教育家是()
A.凱洛夫
B.贊可夫
C.布魯納
D.羅杰斯
9.備課是上課的先決條件。備課應該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A.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考慮教法
B.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準備教具
C.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和考慮教法
D.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和了解學生
10.美國學者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一種把大班上課、小班研究和個別教學三種教學方式結合起來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分組教學
B.復式教學
C.特朗普制
D.道爾頓制
11.新學期開始的第一周,班主任李老師每天早上都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周后,李老師安排學生值日,同學們都非常認真負責,出色地完成了值日任務。李老師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評價法
B.自我修養法
C.榜樣示范法
D.說服教育法
12.蘇菲想給王老師打電話,卻沒有電話號碼,詢問同學后隨即撥通電話。通話結束后,她便忘了電話號碼。蘇菲對電話號碼的記憶屬于()
A.內隱記憶
B.瞬時記憶
C.短時記憶
D.長時記憶
13.丁老師正在上課,突然有人敲門,這時學生都不由自主將目光轉向門口。學生的這種注意屬于()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無意后注意
14.曹虹確信自己能出色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這反映了她的哪一心理品質?()
A.自我效能
B.自我促進
C.自我監控
D.自我強化
15.楊亮常制定學習計劃,但執行計劃時總是半途而廢。這主要反映了他意志品質的哪一特性?()
A.果斷性
B.堅韌性
C.理智性
D.獨立性
16.青春期的學生在心理上成人感及幼稚感并存。這主要體現了學生心理發展的哪種特點?()
A.動蕩性
B.自主性
C.前瞻性
D.失衡性
17.白雪自小受到母親細心照料,從未離家獨立生活。她初中入學剛住校就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哭泣、無力、心疼與食欲不振。為此,母親到學校陪她住了幾天,白雪的癥狀消失,恢復正常。但母親返家,其癥狀再現。白雪的這種心理問題屬于()
A.學習問題
B.適應問題
C.氣質問題
D.認知問題
18.初中生海博考試不及格,便到老師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表現得像一個小孩兒.他的這種心理防御機制是()
A.否認
B.壓抑
C.退行
D.補償
19.張銘非常喜歡王老師,愿意接受王老師的教導,并在觀點、行動方面與王老師的要求保待一致。這說明張銘的品德發展處千哪一個階段?()
A.認同階段
B.服從階段
C.依戀階段
D.內化階段
20.張老師在工作中對學生非常嚴厲,且要求學生必須服從。他的班級管理風格屬于()
A.仁慈型
B.民主型
C.專斷型
D.放任型
21.在課堂上,學生能準確識別班級行為準則和個人行為準則,并以這些行為準則約束自己的行為。這種課堂紀律類型屬于()
A.教師促成紀律
B.群體促成紀律
C.任務促成紀律
D.自我促成紀律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23.德育過程就是學生品德發展過程。
24.動物和人的學習存在本質區別。
25.學校心理輔導只面向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教育對生產力發展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27.校本課程的基本特征。
28.發散思維特征是什么?
29.良好性格的培養途徑。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30.材料
初中地理課上,為了使學生理解有關經緯線的概念和意義,劉老師提問道:“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遠:輪船出現了嚴重的故障,在自救無果的情況下,船長拿起電話向總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長,你怎么說呢?”一學生作打電話狀:“喂,總部,我們出事了,快來救我們。”
“我是總部,請報告你們的位置。”劉老師追問,該生遲疑了一下,小聲回答:“我們在太平洋上,”他的話引起了哄堂大笑。劉老師問:“同學們為什么笑呢?”“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學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員怎樣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學生回答:“應該報告船的準確位置!”于是,劉老師把“如何在地球上確定某一位置”的問題拋給學生來討論。
在討論中,學生們從探討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門牌號;從電影票上的座位號,到平面直角坐標系.就這樣,關于經緯線、經緯網的概念和意義被學生們理解了。
問題:
(1)結合材料分析劉老師的教學主要體現了哪種教學原則?(8分)
(2)闡述貫徹該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10分)
31.材料:
情境1:林強上課搗亂,受到同學責怪和老師批評,可他的行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頻繁出現。后來,為了消除他的搗亂行為,當他搗亂時,老師和同學都不理他,久而久之,他的搗亂行為逐漸減少了。
情境2:杰明上課時總是不遵守紀律,干擾同學的學習。老師找他談話,他多次承諾予以改正,但很快又重犯。今天上課時,他趁陳軍站起來回答問題時,抽掉陳軍的椅子使其重重地摔了一跤。于是,老師宣布取消杰明去春游的活動資格。
情境3:興華平時課上喜歡講閑話,老師為了改變他的這種不良習慣,不像以前那樣一味地批評,而是采用新的策略,只要興華不在課上講閑話,老師就及時給予表揚。
問題:
(1)試從行為主義心理學視角,分析三種情境中教師做法的依據。(12分)
(2)該材料對教師培養學生良好行為有何啟示?(6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D 陶行知
2.C 永恒性
3.B 忽視社會屬性
4.A 生產力水平
5.D 環境
6.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7.D 九年一貫
8.C 布魯納
9.A 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準備教法
10.C 特朗普制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3 2 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參考答案】
這道題的說法是正確的.教育的屬性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質屬性和教育的社會屬性。在教育的社會屬性中包括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歷史繼承性,相對獨立性。歷史繼承性是指,教育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具有一定的繼承關系,后代的教育會繼承前一代教育的元素進而繼續發展.例如中國古代的提倡儒家文化,而如今我們仍然倡導國家文化。所以教育是具有一定的歷史繼承性的。因此這道題的說法是正確的。
23.德育過程就是學生品德發展過程
【參考答案】
這道題的說法是錯誤的。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晶德的過程。德育過程與學生的品德發展過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德育過程引導并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是學生品德發展的重要條件.而不是學生品德發展過程本身。
品德的發展過程是學生自身的心理品質的發展過程,有自己獨特的規律。不能把二者混同。
24.人與動物學習本質一樣嗎?
【參考答案】這道題的說法是錯誤的。
狹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人類學習和動物學習有著本質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人類學習的間接性:
(2)人類學習要通過語言的中介作用。
(3) 人類的學習具有主觀能動性。
25.學校心理輔導只面向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參考答案】這道題的說法是錯誤的。
學校心理輔導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輔導以正常學生為主要對象,以發展輔導為主要內容。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1 0 分,共 4 0 分)
26.教育對生產力發展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參考答案】
生產力的發展推動和制約著教育的發展,而教育對生產力的發展也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這主要表現在:
(1)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手段。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和最關鍵因素。通過教育,可以使人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術,成為專門的人才。這些人進入生產過程之后,就能不斷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教育把可能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學知識技術再生產的手段??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通過教育,可以使科學技術知識從原來為少數人掌握到為更多人所掌握,并且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由此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3)教育是生產新的科學知識技術的手段。教育的主要職能是傳遞人類已有的科學知識,但它也能承擔生產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任務,這在高等學校表現得尤為明顯。新的研究成果和發明-旦在生產中被應用,就能提高社會生產力。
27.簡述校本課程的基本特征。
【參考答案】
校本課程開發有五個基本特征:
?、?基于學生的興趣與需要:
2.立足于學?,F有的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學生與家長等而不是專家:
?、?校本課程開發的性質是國家課程的補充:
?、?校本課程開發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即學校教育哲學。
28.簡述發散思維特征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發散思維的特點: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
流暢性:流暢性就是觀念的自由發揮。指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生成并表達出盡可能多的思維觀念以及較快地適應、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機智與流暢性密切相關。流暢性反映的是發散思維的速度和數量特征
變通性:變通性就是克服人們頭腦中某種白己設置的僵化的思維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來思索問題的過程。變通性需要借助橫向類比??缬蜣D化、觸類旁通,使發散思維沿著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擴散,表現出極其豐富的多樣性和多面性。
獨特性:獨特性指人們在發散思維中做出不同尋常的異于他人的新奇反應的能力。獨特性是發散思維的最高目標。
29.簡述良好性格的培養途徑。
【參考答案】
?。?)心態調整。對生活充滿信心,努力保持樂觀的態度,微笑面
對生活,心態積極向上。
?。?)習慣養成。興趣愛好廣泛,在興趣愛好中陶冶性情,提高修養,養成溫和,不驕不躁的生活習慣
?。?)與人和諧相處,善于與人交往,在交往中嚴格要求自我,努力做到互相尊敬,互相體諒,做到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不計較,不記恨。
?。?)不斷的讀書學習。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18 分,共 3 6 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參考答案】
(1)劉老師的教學主要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經過積極思考與探究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樹立求真意識和人文情懷。材料中,劉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深入思考,并且讓學生進一步討論,理解經緯線、經緯網的概念和意義,這些舉措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
(2)啟發性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偌訌妼W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案例中教師應該預先告訴學生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2.5分)
?、趩l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案例中教師應該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分析、綜合概括等思維能力。(2.5分)
?、圩寣W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運用理解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5分)
?、馨l揚教學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和質疑等。(2.5分)
31.【參考答案】
(1)從行為主義的心理學視角,三種情境中教師的做法體現了消退、懲罰與正強化三種規律。
?、傧耸侵赣袡C體做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后不再有強化物的相伴,那么,此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便會降低,成為消退。消退是一種無強化的過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種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已達到消除某種行為的目的。材料中,林強不斷出現搗亂行為,而老師和同學都不理睬他,于是他的行為逐漸減少,體現了消退的規律。
?、趹土P是指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之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或者消除一個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稱作懲罰。懲罰課分為正懲罰和負懲罰。材料中,杰明總是出現不遵守紀律的不良行為,老師取消了他去春游的活動資格,消除了他的一個愉快刺激,體現了負懲罰的規律。
?、鄰娀且环N增加同類反應在將來發生概率的手段,可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通過呈現愉快刺激增加反應概率,負強化通過消除厭惡側記來增強反應概率。材料中,興華一產生遵守紀律,不講閑話的良好行為,老師就及時給予表揚,屬于呈現愉快刺激來增加他遵守紀律的行為出現的概率,體現了正強化的規律。
(2)①消退是減少不良行為消除壞習慣的有效方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的搗亂行為,老師可以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從而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教師在使用消退時需要注意:一是要前后一致的忽視某些不好的行為,并結合消退使用其他方法,如強化適當的行為。二是某些錯誤行為在密度和頻率上一開始會上升,如果這種上升處手能夠容忍的范圍就可以采取消退的方式來控制這種行為。
?、趹土P不能使行為發生永久性的改變,它只能暫時抑制行為,不能根除行為。懲罰一種不良行為應與強化一種良好行為結合起來。取得預期的效果。
部分真題還在更新,考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教師資格真題分享群,交流學習對答案
